• 1
  • 2
  • 3
当前位置: 首页 > 组织机构

组织机构

“双碳”目标对钢铁行业的影响及“十四五”形势展望

 2021年12月5日,由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,中国电机工程学智慧用能与节能专业委员会、《中国电力》杂志社协办的“能源电力供需安全研讨会”顺利召开,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、总工程师,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应邀出席,并倾力作主题报告《“双碳”目标对钢铁行业的影响及“十四五”形势展望》。

我国碳达峰、碳中和决策部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关乎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。但低碳发展不是简单的节能减排,而是发展权、发展方式的重要问题。因此,必须处理好发展和减排、整体和局部、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。

我国钢铁行业与国家经济发展密不可分。钢铁是工业的重要粮食,钢铁是建设的重要保障,钢铁是经济的重要支撑!因此,首先应对我国钢铁产业有正确客观的认识,应科学认识到,钢铁是我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材料。

作为能耗大户和碳减排重点领域,我国钢铁产业将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,这不仅是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,也是产业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。我国钢铁行业应在发展中减碳、在减碳中发展,应依靠科技进步,实现科学减碳。

中国钢铁低碳发展

自我国提出“3060”战略决策以来,国家层面高度重视,在重大会议上发表关于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的重要讲话多达30余次。当前,我国正在积极构建目标明确、分工合理、措施有力、衔接有序的碳达峰、碳中和“1+N”政策体系,各部委加快行动部署并大力推动低碳发展。钢铁行业作为我国落实碳减排的重要领域,未来将面临碳排放强度的“相对约束”、碳排放总量的“绝对约束”以及严峻的“碳经济”挑战。

我国钢铁行业碳达峰及降碳路径主要包括六个方面:一是推动绿色布局;二是节能及提升能效;三是优化用能及流程结构;四是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;五是应用突破性低碳技术;六是强化制度建设和政策体系支撑。面临低碳发展大势,国内外钢铁企业迅速开展碳减排行动。我国现在有上百家钢铁、焦化、铁合金、矿山企业积极推进碳达峰及降碳行动,众多汽车、船舶等上下游行业企业也广泛参与其中,纷纷制定碳中和目标与具体行动。

我国钢铁行业低碳发展的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,在科学发展中实现减碳。低碳技术主要分为无碳技术、减碳技术、去碳技术三大类。现阶段,我国钢铁行业应加快推进能效提升技术、能源结构优化技术等减碳技术;因地制宜开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等无碳技术,以及以化固碳钢化联产技术等去碳技术;重点研发示范先进低碳冶金技术等减碳技术,以及CCUS(碳捕集、利用及封存技术)、DAC(直接空气碳捕集技术)等去碳技术。

此外,我国钢铁行业还应以多维度、系统化科学评价各钢铁企业低碳发展水平为目标,开展钢铁低碳发展指数评价工作。钢铁低碳发展指数评价研究是基于“数据平台-目标体系-实施路径-评价机制”全链条一体化的C+4E低碳发展理论体系,应采用“钢铁碳生产率”代替传统“吨钢碳排放强度”,以提高碳生产率为核心,实现节约能源,提高经济效益,推动环境协同治理,构建形成钢铁生态产业链;并应采用基于生产工序的全流程碳足迹核算方法,构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全过程智能管控与评估平台。

“十四五”钢铁形势展望

我国钢铁工业现已迎来兼并重组的重要窗口期和历史机遇期,环保也已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新高度。处于数量时期的减量阶段、高质量时期的重组阶段和中间过渡的强化环保阶段三期叠加,我国钢铁工业正在向高质量低碳阶段演进,将以低碳为统领重塑发展新格局,形成新的供需平衡,推动新的技术进步,打造新的产业格局,建成安全的供应链,构建繁荣的生态圈。

今年以来,我国粗钢产量实现同比下降,钢材出口下降、进口增加,铁矿价格创新高后回归合理,钢材消费增速回落。总体上看,2021年我国政策调控环境趋紧,房地产先行指标疲弱,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,建筑行业和制造业需求减弱,预计全年钢材消费需求与2020年基本持平或小幅下降,中长期钢材需求将维持高位并缓慢下降。

进入“十四五”新发展阶段,我国钢铁行业将迎来如下新形势:

第一,实行产能产量双控。我国钢铁行业已由去产能转向新阶段产能产量双控,预计未来几年,我国粗钢产量将在10亿吨上下高位波动,产能产量双控或将成为常态化政策。但不宜采取简单“一刀切”的方法来压产量,同时钢铁企业也要合理调控生产节奏。

第二,实行能耗双控。能耗双控已成为钢铁行业发展空间甚至是生存空间的前置评估条件。短期看,地方出台的相应政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很大影响,但是长期来看,将促进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、优化用能结构,向绿色低碳发展方向转型。

第三,加强资源保障。在实施铁矿安全保障战略方面,我国将加快建立长期、多元、稳定、高效的高质量资源保障体。对于国内矿,应提升国内矿竞争力,强化国内铁矿资源基础保障能力;对于权益矿,应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,强化境外铁矿资源保障基地建设和权益矿供应保障能力;对于进口矿,应开创进口贸易新局面,稳定进口铁矿石资源保障能力。

第四,深入推进超低排放。“十四五”我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工作仍是重点,坚持方向不变、力度不减。钢铁企业应以“先进环保技术应用+环保管理机制运行+智能决策系统支撑”提升环保综合绩效水平,使环保硬实力与软实力有机结合、同步攀升,并应以科技创新赋能建立全流程全方位智能环保信息系统。

第五,强化标准引领。为进一步增加标准有效供给、完善标准体系、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标准化保障,我国钢铁行业标准化工作将向全局性、系统性转变,向国内、国际协同发展转变;应面向创新引领及推动产业变革,快速响应市场化及定制化需求。

第六,深化智能制造。在数字时代,智能制造步入“数据利用”新阶段,在“十三五”两化融合水平显著提升基础上,我国钢铁行业应持续深化数据利用,以效益最大化、服务实时化、决策智能化、运营可视化为目标,将建设新一代钢铁智能管控中心作为智能制造工作重点。


组织机构 |  行业动态 |  资质管理 |  资质申请 |  在线培训 |  下载专区 |  联系方式